紹興市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北瀕錢塘江,南依會稽山。“越山長青水長白”,紹興自古以來山水秀麗,風光旖旎。近年來,紹興市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圍繞推進高質量“森林紹興”和林業治理現代化建設的總體目標,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線,大力開展造林綠化工作,切實加強森林資源管護,強化特色林業建設,挖掘森林生態資源潛力,打造綠水青山。
綠化美化譜寫新篇章
全面啟動新增百萬畝國土綠化工程。制定下發《關于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美化五年行動計劃推動市域森林覆蓋率穩步提高的指導意見》,明確通過5年時間,全市新增造林面積8.41萬畝,其中2020年新增2.34萬畝。組建由40余名專家組成的“紹興市國土綠化行動專家服務團”,劃分服務片區,深入基層開展指導服務,3月底在全省率先實現造林綠化地塊落實百分百目標。選定“統籌綠化用地空間”“優化建設項目喬木綠化配置”等6個試點課題,指導柯橋區平水鎮啟動國土綠化“草坪改喬木”試點,新增喬木片林10余畝。截至目前,紹興市已完成造林2.69萬畝。
深入推進全市域創森工程。紹興市國家森林城市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復評,諸暨、嵊州和新昌等地已基本完成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所需的動態監測評估3大報告與支撐材料整理。
持續開展“一村萬樹”、珍貴樹種發展工程。以“新植1億株五年行動計劃”為總綱領,深入實施珍貴樹種贈苗造林、基地建設、補植培育、“四旁”植樹、發展示范五大行動。截至目前,完成新植珍貴樹140.85萬株,在建珍貴樹種局長示范林15片、示范單位15個、示范點16個,建設珍貴彩色森林11.48萬畝。持續推進鄉村綠化美化,穩步提高村莊綠化覆蓋率。
資源管護展現新力度
嚴格森林資源管理。紹興不斷加強國有林場建設,全市6個國有林場森林資源調查和森林經營方案編制全部完成,新昌天姥林場、小將林場成功創建省級現代國有林場,嵊州林場積極創建現代國有林場。編制完成“十四五”期間年森林采伐限額,較“十三五”期間進行了大幅下調,切實保證森林資源持續穩定增長。完成對2018—2019年森林督查違法圖斑整改。規范推進森林資源監測,開展2019年度森林資源監測成果更新,形成截至2019年底的森林資源現狀數據庫和年度變化數據庫。同時,下撥森林資源動態監測項目補助資金共150萬元,有力地保障了2020年度森林督查暨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工作的開展。
嚴守保護地紅線。成立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工作專班,統籌推進全市29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地開展整合優化工作,對各區、縣(市)轄區內每個自然保護地的面積、邊界、功能區劃、土地利用、開發建設、交叉重疊、機構編制等情況進行了全面摸底調查,完成每個自然保護地邊界和功能區劃界線的矢量化,建立健全了自然保護地本底數據庫。制定出臺會稽山名山公園建設實施方案和三年行動細化方案,在《浙江日報》和《浙江林業》等開展會稽山主題宣傳活動。2020年計劃投資17.57億元,推進大禹陵景區(公祭典禮)提升、古香榧群保護利用傳承、諸暨仙人閣民族風情園等項目建設。
嚴防有害生物擴散。以松材線蟲病防治為重點,全面加強各類林業有害病蟲預警監測和防治工作。在諸暨市試點開展“五包二限三跟蹤”(“五包”即監測包準確率、注藥包成活率、伐木包清除率、疫木包下降率、松林包留存率;“二限”即單項服務限價格、項目經費限總額;“三跟蹤”即防治方案全程跟蹤審批、防治效果全程跟蹤監管、防治經費全程跟蹤審計)示范點建設,提高了松材線蟲病除治效率,特別是通過“無人機+AI識別”與地面相結合的方法開展疫情監測普查,為疫木除治開辟了新方法。2019年冬季到2020年春季,全市累計投入松材線蟲病防治資金3015萬元,共清理枯死松樹面積24.88萬畝,合計清理枯死松樹3037.19萬公斤、26.15萬余株,完成年度除治任務的106%。2020年上半年全市病蟲害監測面積共813.98萬畝次,防治面積達9.39萬畝,防治率達99.70%;防治作業面積9.39萬畝,無公害防治作業面積9.26萬畝,無公害防治率達98.55%。同時,還重新調整了測報網點布局,新增上虞區、嵊州市2個市級測報點。截至目前,全市有各主要林業有害生物測報點31個,結合護林防火已組建有1200多人的面上蟲情監測隊伍,“點”“面”結合的林業有害生物測報網絡已基本建成。
嚴守森林火災防線。召開了全市森林防火工作會議,市、縣二級林業部門提早謀劃,在各主要節點及時發文布置森林消防工作,將工作責任落到山頭、地頭、人頭;強化宣傳教育活動,共在各類媒體宣傳教育2.6萬次,發送短信156萬條,發放宣傳手冊、張掛宣傳標語橫幅1.7萬條;加強日常巡護管理,出動護林隊員1.5萬人次,巡查里程16萬公里;同時,加強檢查督導,全市共出動督查組126組次,排除整改隱患78處。截至目前,全市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區等森林經營主體單位沒有發生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取得了“零火情、零火災、零事故、零傷亡”的好成績,森林防滅火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嚴打涉林違法行為。紹興市相繼組織開展了“昆侖2020專項行動”“2020雷霆行動”等專項涉林執法行動。截至目前,全市各級森林公安共辦理林業行政案件98起(其中擅自改變林地用途33起、盜伐林木7起、濫伐林木17起、毀林16起、野生動物案件18起、其他類案件7起),處罰105人次(單位),收繳行政罰款87.3萬余元;共破獲各類涉林刑事案件15起(非法狩獵7起,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制品6起,盜伐林木案1起,濫伐林木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1人(其中逃犯2人),其中深挖“新昌縣4.10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專案線索,抓獲犯罪嫌疑人4人。
產業振興開創新局面
助力復工復產。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助力穩企業穩經濟穩發展,開通并提前兌現2019年森林旅游特色文化類和林業龍頭企業獎勵160萬元,完成2019年林業經營主體基礎信息采集,牽頭開展惠企政策平臺推廣。積極打造“森林醫生服務”品牌,在病蟲高發季節主動走基層,深入經濟林、花木苗圃地等一線,開展免費技術指導,積極協調解決疫情期間人員返工的難點問題,為林農排憂解難。2020年上半年,全市共開展經濟林及苗木病蟲害義診135人次,診斷經濟林病蟲2693畝次、苗木病蟲5438畝次。
推進特色產業發展。大力推進以香榧、毛竹、花卉等為代表的地方特色林業產業發展,起草了《紹興市貫徹實施〈紹興會稽山古香榧群保護規定〉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組織籌備紹興市第一屆香榧炒制大賽、香榧盆景展等系列活動,研究草擬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紹興會稽山古香榧群”標識的使用管理辦法。對中央推廣項目《毛竹筍用林高效培育關鍵技術示范與推廣》嵊州市崇仁基地、越城區富盛基地,以及嵊州市仙巖鎮珍貴樹苗下套種黃精基地、下王鎮油茶基地、新昌縣薄殼山核桃基地等開展了技術指導,結合林業經濟示范區建設和十大名山公園宣傳推廣活動,對紹興市森林氧吧、森林古道、森林人家等康養地進行了培育和推廣,至第三季度末完成“一畝山萬元錢”示范基地建設13.63萬畝,其中新建培育1.27萬畝、輻射推廣4.13萬畝、鞏固深化8.23萬畝。
加強林業安全生產。印發《紹興市林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推進林業生產經營安全整治、提升林業行業消防安全管理等11個方面的整治任務;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對機構改革后加強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截至10月底,食用林產品抽檢數量已完成208批次。
紹興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綠色生態、科學高效、創新引領”為宗旨,一以貫之地致力于推動國土空間合理布局,保護自然資源優勢,服務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設高質量“森林紹興”,在“重要窗口”建設中展示靚麗“紹興風景”。